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进程(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不断推进,CES Asia对于造车新势力乃至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吸引力尤甚。6月13日,CES亚洲展在上海开幕,这是CES进入中国以来的第四届,它将见证中国蓬勃兴起的智能革命。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进程(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不断推进,CES Asia对于造车新势力乃至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吸引力尤甚。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本届CES Asia众车企都有哪些骚骚的“黑科技”呢?
传统车企“不务正业”谋新意
奔驰搞起了AI
在本届CES展上,作为汽车科技界的“扛把子”,奔驰此次带来了采用集AI人工智能科技、自然语音识别功能和应用增强现实(AR)技术于一体的MBUX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及分辨率超过200万像素的智能数字大灯。奔驰还通过一辆Smart的概念车,展示了他们全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这辆名为Smart vision EQ fortwo的概念版Smart由电机驱动,并装备了L5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据悉,这款smart Vision EQ fortwo摒弃了传统的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借助自动驾驶技术,其不仅可以真正解放用户的双手双脚,而且能够在车辆无人搭乘的时候,自动前往充电站进行电能的补给,无需电缆即可感应充电。
本田可定制的“气味王国”
本田在这次的CES Asia上带来了众多黑科技,有基于“倒立单摆模型”原理开发的Honda步行辅助训练器。其中包括气味王国、Tacrual Labs、WayRay 等新技术。
其中,气味王国是最让小编最惊喜的,可通过乘客的需求向车内释放不同气味。而Tacrual Labs 的作用则是将手部骨骼的动作识别为 3D 数据,在双手不离开方向盘时也能轻松进行手势命令控制。
凯迪拉克自动驾驶已上路
而另一家传统豪华车企凯迪拉克则在2018 CES Asia上发布了他们的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以高德地图数据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Super Cruise,同时具有“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和“高精地图数据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
与其他车企所搭载的驾驶辅助系统所不同的是,凯迪拉克的这款Super Cruise系统目前已实现量产,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市。未来在国内,Super Cruise也将率先搭载于凯迪拉克的旗舰版车型CT6 40T铂金版。
现代起亚展示氢能源车
韩国车企现代起亚集团也在本届CES Asia展会上亮相。
其中,现代汽车带来了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起亚汽车则发布了未来出行技术愿景“Boundless for All(共享无限科技)”,并就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及互联网汽车等战略布局规划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载体则是起亚的Niro EV概念车。
造车新势力尽显前卫本色
奇点智能互联再出新意
在本届CES Asia上,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奇点汽车将旗下首款车型iS6带到现场,并展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内车载以太网数字化架构智能座舱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场景化可成长ADAS解决方案,同时还单独展示了奇点自主研发的3D高清环视系统,这套系统将会搭载在奇点iS6上。
据悉,奇点汽车在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车载以太网三个领域都采用了软硬件一体化自研,旨在从底层架构实现智能系统与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在内的硬件平台打通,从而实现以软件定义硬件的能力,让汽车成为具备成长属性的移动智能终端。
零跑智能芯片
另外,零跑汽车在此次CES Asia上公布了他们与大华携手研发的AI自动驾驶芯片的最新进度。据了解,这款名为“凌芯01”的自动驾驶芯片已进入集成验证阶段,并将于明年二季度落实到车辆测试。
零跑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表示,目前,零跑S1汽车已经达到Level 2.5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而在2020年前,零跑将在全系车型范围内,实现仅需通过软件升级即可达到Level 3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拜腾L4自动驾驶
两天前才宣布完成B轮融资的拜腾汽车不仅带来了之前已经亮相过的M-BYTE,还带了一款全新的K-BYTE。作为一款中型豪华轿车,BYTON K-Byte Concept延续了首款跨界车型 BYTON Concept 智能表情等家族式特征,它最大的特点是在车辆的四周和车顶都装配了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对车辆周围进行无死角的全景扫描,为其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并且,拜腾正在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共同开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方案,双方计划在2020年底共同打造一个达到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原型车车队,并陆续开展车辆测试。量产计划方面,拜腾早先发布的SUV车型将于2019年底量产,量产轿车则将于2021年推向市场。
总结
近几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进程的推进,相关汽车科技、零部件产品发展迅速。无论是在CES还是CES Asia上,前瞻的汽车科技、零部件产品都是会展的亮点。而汽车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创新远不止这些。随着技术的更迭,汽车企业对于技术与车辆的融合探索还在继续。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创新“黑科技”将一一变为实用技术。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哇啰汽车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ano9.com/1413.html
文章评论